特朗普关税冲击波
美东时间周三(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基准关税率为10%,以及更高的“对等关税”细节,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美国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而对等关税将在4月9日生效。此外,25%的汽车关税将在4月3日生效,汽车零部件关税则定于5月3日生效;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
因此,美国股市连续两天出现“史诗级”崩盘表现,美股市场蒸发了近6.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万亿元)的市值。
2025年4月3日,“黑色星期四”。美股三大指数均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暴跌4.84%,收于 5396.52点,市值蒸发2.4万亿美元。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3.98%,报 40545.93点,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重挫5.97%,收于 16550.61点,录得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4月4日,美股继续全线暴跌,道指暴跌超2200点,跌幅达5.50%;纳指暴跌5.82%,较历史高点跌逾20%,跌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指数暴跌5.97%。
我想,市场反应这么激烈,应该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远超市场预期,普征10%基础关税,征税范围多达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盟友态度恶化。
于是,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这两天也暴跌了,包括此前疯狂的铜也崩了,comex铜周五大跌9.12%。而在3月26日,美铜还在刷新历史新高,伦铜则超过10000美元。
其实,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比较直接的联想,就是特朗普想收钱,以最快的速度收钱。毕竟,37万亿美国国债每年的利息支出也开始要接近2万亿美元了。现在美国每年进口总额3万亿美元,加关税30%的话,可以实现3万亿美元*33%≈1万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特朗普想的是挺美的,就是从没考虑过各方的反应。
首先,加关税的后果,最终还是要转移给消费者的,所以,4月2日下午,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在社交平台写道,“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周末我们看央视新闻已经报道“美国人开启疯狂囤货模式”。因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开战全球,也就意味着美国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涨价。
特朗普能赢得大选,跟美国人对拜登政府时期的通货膨胀不满意有关,谁能想到,选了特朗普,通货膨胀会来得更凶猛。
而且,这一轮通胀起来,鲍威尔更不可能降息了,那么美国政府的还债压力就更大了。
其次,各国政府也不可能照单全收美国加关税啊!中国就选择了硬刚,4月4日,中方11箭齐发,接连发布多条反制举措。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包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起起诉;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反垄断立案调查。还有:
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暂停一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三家美国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两家美国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决定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美股为什么周五跌幅更大了,应该就是对中国硬刚态度的反应。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的国家,这是中国政府硬刚的底气。美国已经去工业化几十年,虽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其产业链存在“断链风险”。
看A股的表现,清明节前还是低开高走的。关键是美股这么个跌幅,周一肯定要通过港股传递到A股的。
低开的肯定的,关键是还能不能低开高走?
我倾向于乐观看法,护盘可能来自于“中方应对措施”。比如说化工股,受益于原油价格下跌,对杜邦中国开展反垄断调查,也利于蛋糕重新分配。
投顾姓名:蔡英姿;执业编号:A112061309001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