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3日电,2025年10月13日,兰州银行接受来自鹏华基金等1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的形式,会上董事、董事会秘书 张少伟,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相关问题:
一、公司未来几年的资产增长目标?
截至2025年6月末,本行资产总额5,097.42亿元,较年初增长4.8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0%。在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后,未来几年的资产增速目标将综合考虑市场有效需求、资本约束和收益率情况,继续保持合理增速并持续进行结构优化。
二、甘肃省、兰州市今年的发展情况和重点产业?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生产供给支撑有力,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重点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上半年,兰州市经济延续稳进提质态势,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033.6亿元,同比增长5.6%,重点行业包括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三、上半年贷款需求平稳,对公比零售需求更好。Q3以来公司感受到的贷款需求如何,结构上对公和零售的需求差异?
对公业务方面,我省三季度贷款需求呈现出总体增长、结构优化的特点,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027亿元,较年初净增515亿元。我行上半年对公贷款余额2,027亿元,较年初净增88亿元。零售业务方面,个人贷款相较对公贷款需求呈现金额小、产品标准化、利率敏感、议价空间弱、业务关联性不强等特点。由于个人贷款风险分散,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零售信贷业务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当前,个人客户信贷需求主要集中在购房、购车、装修等大宗消费场景,其中房贷受经济波动影响,需求有所下降。
四、西部产业转移对于兰州区域的经济发展、信贷需求的影响,有没有哪些比较清晰的政策?
西部产业转移对兰州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信贷需求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兰州地区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2025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明确了各产业的重点承接方向、招商引资目标及责任单位等。
五、中报的按揭贷款还在增长,请问当前兰州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以及公司按揭提前还款情况如何?对公房地产当前的经营策略?
按揭贷款方面,从投放来看,兰外房贷市场整体好于兰内,尤其是兰外县域地区楼盘销售稳定,需求较好,我行今年的按揭贷款投放集中在陇南、临夏、白银、天水地区。截至6月末,全行按揭投放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兰内投放占比24%,兰外投放占比76%。受公积金政策调整及存款利率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按揭贷款还款量有所增加。对公房地产业务方面,一是持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解读和研判,统筹跟踪协调,梳理细化任务措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扎实落地,坚持"防控风险、总量控制、好中选优"为总体原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二是积极响应国家"租购并举"的住房政策导向,充分发挥金融力量,满足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购买、运营等全流程融资需求,推动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房租赁市场。三是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作用,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六、近年来压降负债成本成果显著,主要是如何做到的,未来进一步压降的空间如何?
近年来,我行结合市场环境和利率市场变化,通过强化负债质量管理,退出高成本存款,优化负债结构,加大低成本政策资金使用,增强资产负债匹配性等措施,实现了负债端成本的持续下行。截至2025年6月末,我行存款付息率2.22%,较年初下降25个BP;付息负债成本2.17%,较年初下降27个BP。存款成本及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空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定价基准利率情况;二是物价指数情况;三是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情况。作为中小城商行,存款成本管控的目标与行业趋势一致,并保持与全国性银行合理利差。综合上述三方面因素,结合目前我行新发生存款利率水平,未来存款成本及计息负债成本率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七、公司现在的存款定期化严重吗,存款期限结构和去年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从我行自身数据看,近两年定期占比略有上升,但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总体呈缩短趋势。
八、今年内和明年的息差展望?
截至2025年6月末,我行净息差1.37%,处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均值水平,略低于A股上市银行均值。我行净息差相对偏低主要是受负债结构影响。我行通过强化负债质量管理,退出高成本存款,优化负债结构,加大低成本政策资金使用,增强资产负债匹配性等措施,实现了负债端成本的持续压降,一定程度缓冲了资产端利率下行对净息差的冲击。展望未来,本行净息差短期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有望在行业"反内卷"共识下实现企稳。
九、公司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净生成率边际下降,这一点是明显优于同业的。请问是如何做到的,是环境原因还是公司治理上有特别突出的点?
我行以"压存量、控增量"为指导思想,加大风险化解处置力度,全力以赴做好资产质量管控工作,提升资产质量。压存量方面,一是构建专业化清收体系,组建百人清收团队,通过总行清收保全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协调督促、制定措施等方式,与清收团队人员共同清收,做到每户不良贷款"有专人管、有专人收、有专人盯"。二是坚持清收为主,转让、核销多措并举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不断提升不良贷款处置实效。三是制定不良资产清收方案及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规范清收流程,调动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与各级法院的沟通,提高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推进效率。控增量方面,一是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二是优化信贷管理机制。通过优化客户准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流程,满足信贷管理的多样性需求。三是提升智能风控能力。构建数智风控体系,通过数据挖掘与衍生、指标变量加工与衍生、风险监测与计量,形成以数据、模型、系统、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数智风控平台,实现覆盖客户风险准入、业务风险探测、押品风险评估和贷后风险预警等业务场景应用的智能风控体系,及时揭示风险,辅助授信决策。
十、当前资产质量的风险主要在哪些行业分类?对公和零售当前的资产质量趋势?
截至2025年6月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这些行业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影响。我行对公贷款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1.85%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74%;零售贷款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从上年末的1.77%上升至2.01%。
十一、手续费收入的波动好像比较大,手续费收入的未来展望?
我行手续费及佣金总收入占营收比重在5%-6%左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在3%-5%左右。从我行中收结构看,自营理财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近两年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将通过积极拓展代销理财、信用卡和公司业务中收,弥补因自营理财规模下降造成的中收缺口。
十二、金融投资的规模?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未来会上升还是会下降?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行金融投资余额 1,650 亿元,占总资产的32.37%,预计未来将基本保持稳定。
十三、在甘肃区域,与国有大行、甘肃银行等本地银行的竞争情况如何?市占率如何?
我行在甘肃区域长期积累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固。截至2025年6月末,我行存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12.02%,位居全省第一位;贷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10.17%,保持全省第二位(第一位为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
十四、未来的资本补充计划和分红计划?
资本补充计划方面,我行坚持以内部资本积累、外源资本补充相结合的资本补充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本,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不断优化资本结构。2025年已发行50亿元永续债,2024年还发行了30亿元二级资本债,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可行方式补充资本,夯实资本实力。分红计划方面,我行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策保持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兼顾全体股东整体利益及本行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监管要求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我行优先采取现金分红的股利分配方式,将结合我行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红比例。2019年度以来,我行保持了稳定的现金分红比例,尤其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已累计现金分红23.98亿元,为上市募集资金的1.18倍,股息率在4%左右。未来,我行将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