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烟蒂式投入
“烟蒂”的思想最早应该起源于《证券解析》,并且在《聪明的投入者》中得到进一步地进展和明确。烟蒂型投入是“价值投入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学术精华。
2007年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中,第一次向公众完整地概括论述了他的“烟蒂型投入”理念:“那是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方式,即寻找那些股票价格远低于流动资本的企业,非常便宜但又有一点素质的企业。我管这方式叫烟蒂投入法。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你找到一个湿透了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那一口可是免费的。你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这听上去一点都不优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方式还值得做。”
根据巴菲特这段的描述,“烟蒂型投入”的核心理念便是注重投入的安全边际——低价格、低市盈率/市净率、用三流的价钱买二流的企业、用四流的价钱买三流的企业,而对企业的品质以及所处的行业要求不高。烟蒂型企业的价值便是利用市场先生的暂时失灵,用低价买进物超所值的企业。日后当市场先生的称重机效应发挥作用时,烟蒂型企业的价格便会回升至不用打折甚至还有适当溢价的水平上。
二、 烟蒂型投入代表人物
1、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入者》开篇贾森·兹威格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生平简介XV”中写道:“格雷厄姆的早期收益记录如今已经散失,但从1936年起直至1956年退休为止,他的格雷厄姆-纽曼企业的年收益率不低于14.7%,高于同期股票市场12.2%的整体收益率——这一成绩可以跻身于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佳的长期收益率之列。”
另外,兹威格还在注解中提到“感谢沃尔特·施洛斯为我提给的数据,这对我测算格雷厄姆的收益率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后记中,格雷厄姆提到其收益率达20%,这似乎是未扣除经营管理费之前的收益。”
不管格雷厄姆的收益率是贾森·兹威格根据沃尔特·施洛斯的数据计算出来的14.7%,还是格雷厄姆他自己说的20%,都是可以自傲的成绩。
2、沃尔特·施洛斯
沃尔特·施洛斯是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的朋友,在《滚雪球》中也反复出现。他的收益记录在两处有提到:
一处是《滚雪球》(page215)写道:“沃尔特·施洛斯就坐在那张磨损的办公桌前经营着合伙企业。通过一成不变地使用格雷厄姆的方式,自离开格雷厄姆-纽曼企业以来,他每年的投入回报超过20%”。
另一处是《聪明的投入者》附录,收录有沃伦·巴菲特的一篇文章,名为“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入者”,文章收录了沃尔特·施洛斯1956-1983年的收益记录表,显示他这28年零3个月的年复合收益率为21.3%,看来《滚 雪球》说的20%还算保守的。
3、早期的巴菲特(1957-1969)
这段时间巴菲特的收益记录也有两处提到:
一处是《滚雪球》(page266)写道:1969年《 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关于巴菲特的题为《奥马哈如何击败华尔街》的文章,文章中说:“1957年投入他的巴菲特合伙企业的1万美元,现在价值26万美元。拥有1亿美元资产的合伙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在这12年里没有哪一年是亏损的。”
另一处仍然是巴菲特那篇“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入者”的文章,文中也收录了巴菲特自己1957-1969年的复合收益率表,表中显示巴菲特合伙企业1957-1969年复合收益率为29.5%。
不管是《滚雪球》中的31%,还是巴菲特自己给出的29.5%,都说明那12年的巴菲特是好几层楼那么高的高手。这个记录的取得紧要是“烟蒂”的功劳,他受芒格的影响是之后的事情了。有许多文献可以证明这一点,本文只举两处:
一是《滚雪球》(page226)写道:“1966年1月,他的合伙人又追加了680万美元;巴菲特发现手上还有4400万美元的现金,而“烟蒂”太少不够他买。因此,平生第一次,巴菲特把钱放置一边,没有使用。”
这段话说明到了1966年1月的巴菲特仍然苦苦追寻的是“烟蒂”。
二是《滚雪球》(page237)1967年“我处于受查理·芒格影响的类型转变中——有点反复。这有些像新教改革期间的状况。第一天我听从马丁·路德·金的,而第二天我又听教皇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理所当然,是教皇。”
这段话表明直到1967年巴菲特仍在格雷厄姆的“烟蒂”和芒格的“大生意”两种思想间摇摆不定。他把芒格比作马丁·路德·金,而把格雷厄姆比作教皇,说明在当时的巴菲特心中,格雷厄姆的地位仍是至高无上。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格雷厄姆,沃尔特·施洛斯,巴菲特3人通过采用“烟蒂”投入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烟蒂”不仅能赚钱,也完全能够取得稳健的超群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