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多赢

2023年稀土指标总量放缓,中重稀土严控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其中,轻稀土指标有序增长,中重稀土指标同比下降。2023年第一批稀土指标计划延续历年政策基调,开采指标为120000吨(REO),同比增长约19%,其中轻稀土指标109057吨,同比增长22.1%;中重稀土指标10943吨,同比下降4.8%。总量开采指标同比增速略低于去年,中重稀土指标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南重北轻格局进一步深化。轻稀土开采指标进一步向北方稀土集中,北方稀土轻稀土开采指标占比由2022年上半年的67.4%上升至74.2%。中国稀土占据中重稀土主要开采指标量,占比达67.9%,与去年同期一致。近年来中国稀土集团稀土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我国南方中重稀土供应格局持续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年稀土开采指标增长或呈放缓态势,全球稀土紧平衡格局仍将持续。下半年第二批指标量与第一批相差较小,在今年二批指标与一批相同的假设下,则全年总量达240000吨(REO),同比增长将现放缓态势。需求方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风电及工业机器人等终端蓬勃增长,下游需求传导顺畅,稀土应用规模增长与高端升级并重,全球稀土紧平衡格局仍将持续。 建议关注稀土永磁产业链的高成长性龙头标的,上游稀土资源端建议关注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中游永磁材料环节建议关注金力永磁,中科三环,正海磁材等。风险提示:终端需求大幅下滑的风险,海外供应释放节奏大幅加快的风险,未来国内稀土指标大幅增长的风险。

03-29

汽车市场观望 市场需求弱

本周,申万汽车板块表现良好,涨幅达到2.23%,超过沪深300指数0.51个百分点,排名第8。然而,本月至今,申万汽车板块累计下跌7.58%,跑输沪深300指数6.53个百分点,排名第30。从年初至今,申万汽车板块上涨1.80%,跑输沪深300指数2.21个百分点,排名第21。五个子板块涨跌互现,其中乘用车板块上涨最多,达到2.53%。个股涨跌情况也不一,继峰股份、跃岭股份和蠡湖股份涨幅排名前三,中路股份、越博动力和汉马科技跌幅排名前三。 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1-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0.0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较上月同期下降4%。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汽车消费作为消费市场重要的组成,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政策支持,但主流品牌及走量车型在促销力度上表现一般,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剧,整体需求偏弱。预计厂商及经销商将持续加大促销力度,叠加各地车展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消费热情。 申万汽车板块PE TTM为27倍,汽车服务板块PE TTM为32倍,汽车零部件板块PE TTM为27倍,乘用车板块PE TTM为25倍,商用车板块PE TTM为35倍,摩托车及其他板块PE TTM为31倍。建议关注品牌力持续提升的自主整车品牌:广汽集团(601238),以及顺应汽车“三化”转型及轻量化趋势、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银轮股份(002126)、中鼎股份(000887)、爱柯迪(600933)。风险提示包括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芯片短缺缓解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03-29

巴西农业丰产 豆粕价格下滑

近期,国内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本周现货价为3808元/吨,较上周下跌7.7%;期货主力收3507元/吨,较上周下跌5.2%。外盘方面,美豆收1429.5美分/蒲,跌幅为3.2%。预计巴西将丰产,阿根廷将减产,全球大豆产量仍处于高位,但库消比水平有所走弱。3月南美大豆已经大比例进入收获状态,消费者对大豆供应的预期有所改变,从而导致国内豆粕价格下跌。 巴西大豆收获过半,升贴水降幅明显。3月第3周巴西大豆的收获进度为62.5%,较上周上升9.1个百分点,但由于主产区降水过多,收割速度慢于去年同期8.1个百分点,预计后续降水过多情况有望改善。由于丰产兑现的预期,巴西大豆的到岸升贴水已降至97.7美分/蒲,远低于阿根廷、美国大豆的水平,同时创历史新低。巴西大豆上市向国内出口,国内豆系供应宽松,同时低价大豆也将对国内豆系价格形成压制。 阿根廷大豆预期降幅扩大,但未来天气影响或有限。异常天气对阿根廷的大豆的影响仍在持续,本周阿根廷的大豆优良率仅2%,与上周持平,低于去年33%。USDA在3月的供需平衡表中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800万吨至3300万吨,同比降幅达到24.8%。从阿根廷交易所预期情况来看,4月USDA对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预期仍有下调至历史新低的可能。

03-29

中国人保业绩领先,价值重估来临

中国人保发布了2022年年报,实现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2.8%,业绩符合预期且处于业绩预告的中枢位置。2022年产寿业绩均领先同业,投资端韧性凸显公司2022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且连续两年实现净利润增速快于保费增速,预计是A股上市险企中唯一。公司财险业务2022年由于居民出行减少使得车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且持续好于行业以及可比同业,从而实现净利润265.47亿元,归属于人保集团的净利润为183亿元,占集团归母净利润的75%。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核心指标亦好于同业,人保寿险2022年实现新业务价值26.7亿元,同比下降17.3%,好于其他寿险同业,人保健康2022年实现新业务价值10.35亿元,逆势增长35.3%。   作为国内保险业“一哥”,中国人保是副部级央企单位,为财政部控股。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表现充分证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市场化程度,业绩的alpha属性逐步凸显,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且随着国家对央企价值的重新定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看法有望修正。我们认为中国人保将是保险业“央企价值重估”最为受益的标的,后续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根据我们的预测,中国人保2023-25年净利润分别为304.54/344.37/400.6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4.8%/13.1%/16.3%。鉴于公司财险板块持续领先的竞争优势、寿险即将迎来负债端重新增长和健康险业务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15倍PB,目标价6.5元,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财险竞争加剧、寿险复苏不及预期、管理层波动。

03-29

涪椎动销 砥砺前行

翠微股份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25.48亿,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8.99亿,同比增长21.14%。2022年净利率为35.3%,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单季度净利率为40.3%,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4个百分点。疫情反复影响动销,收入增速放缓,青菜头价格回落,毛利率同比改善,空中广告大幅缩减,地推费用结构性增加。2023年一季度动销改善,长期看未来可期,公司榨菜主业稳固,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新品类和新渠道有望助力打开成长天花板。 根据翠微股份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25.48亿,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8.99亿,同比增长21.14%。2022年净利率为35.3%,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单季度净利率为40.3%,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4个百分点。疫情反复影响动销,收入增速放缓,青菜头价格回落,毛利率同比改善,空中广告大幅缩减,地推费用结构性增加。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动销改善,长期看未来可期,公司榨菜主业稳固,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新品类和新渠道有望助力打开成长天花板。 根据翠微股份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13.9%/11.7%/10.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16.5%/11.7%,PE为24/20/18倍。疫情反复影响需求,渠道下沉不及预期,新品推进不及预期是风险提示。维持“买入”评级。

03-29

钢铁市场需求不振,钢材需求低迷

钢材产量持续增长,上周共有247家钢企生产生铁,日产量环比上周增加了0.93%。此外,五大成品钢材的产量也环比上周增加了0.07%。这表明,钢铁行业的开工率正在逐渐提高。 钢材社会库存出现下降,上周五大钢材厂的库存环比下降了0.22%,社会库存环比下降了2.62%。这意味着,钢材库存已经达到了历史同期的顶峰,开始逐渐消化,这也表明钢铁行业的开工率正在上升。 钢价出现下跌,上周Myspic钢价指数下跌了1.88%。其中,螺纹主力期货下跌了3.64%,热卷主力期货下跌了2.43%。此外,原燃料价格也有所下跌,普氏矿价指数下跌了7.78%,矿石主力期货下跌了5.30%,焦炭主力期货下跌了1.74%。尽管如此,钢企盈利仍有小幅增加。

03-29

碳排放权方案灵活革新

绿色金融政策动态:新版碳排放权配额方案出台 最近,绿色金融政策动态中有四项值得重点关注。首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2021、2022 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这个方案收紧了配额规模,并将两年合并履约模式改为单年履约模式,对碳市场交易热情具有提振作用。其次,《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 年版)》公开征求意见,目录涵盖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等7 大类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覆盖更加完善、分类更加精确,氢能、储能也正式列入了清洁能源产业类别。最后,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 绿色金融市场跟踪:股、基走势不佳,绿债发行回暖,碳市场价格稳定 在绿色金融市场跟踪方面,绿色股指全线下跌,月内小幅跑输沪深300。绿债发行市场走势回暖,二级市场较为稳定。绿色基金走势小幅跑输沪深300,其中环境主题基金跑输沪深300 约5.02 个百分点,纯ESG 主题基金跑赢沪深300 约0.11 个百分点,绿色基金总体跑输沪深300 约4.47 个百分点。全国碳市场价格逐渐平稳,维持约56 元/吨左右水平,碳价波动大幅好转;但碳交易热情冷淡,履约交易为主要动力,其他市场参与者参与意愿不足,碳市场建设水平仍待提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资本市场波动,政策超预期改变,地缘政治形势恶化,疫情反复或防疫政策变化。

03-29

湘潭电化: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的企业,主要从事锰矿石开采与加工、二氧化锰、电解金属锰、电池材料和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公司的电解二氧化锰年产量达到12.2万吨,产品细分为碳锌电池专用型、无汞碱锰电池专用型、一次锂锰电池专用型、锰酸锂电池材料正极和高性能电池专用型。公司的生产技术先进,尤其在锰酸锂核心材料方面表现突出。锰酸锂是一种价格低、电位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的电极材料,有望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潜在市场总量有望提升并带动电解二氧化锰需求增长。公司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同时也拥有锰矿资源,原材料得到保障。 该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望大幅提升。据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24%-97.68%。我们认为公司盈利水平上升主要由产品涨价所致。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2年二氧化锰普通型国内价格为17118.08元/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5.73%;锰酸锂市场均价为131732.93元/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69.33%;硫酸镍市场均价为44383.03元/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1.35%。 我们预计该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亿元、4.53亿元、4.75亿元,EPS分别为0.67元、0.72元、0.75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其2022年22-25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4.74-16.75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产品价格波动、项目建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03-29

西安推进无废城市方案,减少危固废资源化

近期,西安市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保障,减污降碳作用发挥。这将促进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和多部门协同治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 在环保行业动态方面,申万环保指数下跌,跑输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但环保工程及服务板块整体指数表现较好,累计涨幅为5.19%,跑赢沪深300指数。建议关注新能源环卫装备、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盈峰环境、宇通重工、福龙马和瀚蓝环境等公司。 行业要闻方面,两部门通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广东省公布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天津市印发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意见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指南,唐山市印发美丽唐山建设行动方案。

03-29

华盛锂电:新产能逐步释放,业绩承压

公司发布了2022年报,营业收入为8.6亿元,同比下降了15%,而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下降了38%。其中,22Q4营业收入为1.6亿元,环比下降了16%;归母净利润为0.4亿元,环比提升了44%。由于行业内电解液添加剂的产能逐步释放,添加剂价格同比下滑较多,导致公司的营收及利润下滑。同时,公司的募投项目尚在建设中,暂时无法利用新增产能拓展市场,导致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在22年,公司的VC销售量为3348吨,同比提升了10%;FEC销售量为2249吨,同比提升了16%;整体平均吨净利为4.7万/吨。预计23Q1公司出货量同比会有所下滑,但Q2之后会有较明显的回升。随着产能的释放,公司23年的销量有所增长。目前,公司VC、FEC产品年产能共5000吨。公司的募投项目VC6000吨,FEC3000吨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23年Q2进行试生产。预计23年全年添加剂出货量为1.1万吨,其中VC7000吨,FEC4000吨。子公司盛美锂电(公司持股51%)新建的“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一期500吨项目,预计于2023年年中进行试生产。子公司华盛联赢,新建的“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进展较顺利。 我们预计23年全年添加剂出货量为1.1万吨,其中VC7000吨,FEC4000吨。由于产品价格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为2.04、2.80亿(前值为6.6、7.1亿),对应PE估值36、26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03-29
  • 1
  • 2
  • 3
  • 4
  • 5
  • 6
  • 134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诊股
    • 四川长虹
      诊断评分: 92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比亚迪
      诊断评分: 94.67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万达信息
      诊断评分: 87.67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旭升集团
      诊断评分: 94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大唐发电
      诊断评分: 77.33
      短期内注意主力资金出逃,建议低仓少操作。
    经传AI诊股
    经传AI诊股
    经传AI诊股